在古代,文人墨客通过诗词书画记录当时的风景。在中国,有一幅国宝画,长度为528.7cm,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民俗。这幅画叫清明上河图,那么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呢?和边肖一起了解一下吧。
《清明上河图》出自哪个朝代?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留下的唯一名作。是国宝,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现收藏于北京博物馆。《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它以散点透视构图的长卷形式记录了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清明上河图》构图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的民俗风情。就像现在的节日聚会一样,人们会参加一系列的商业活动。全图分为汴京郊外,汴京河现场,城内集市。郊区有农家乐,农民养的鸡鸭等。汴京河里商船非常密集,很多人在码头上迎接客轮。市场上有很多人。
《清明上河图》版本介绍
《清明上河图》是世界名画,千百年来一直有名气,所以模仿者很多。目前已知在各地公私藏家手中的抄本和赝品有30余件,其中mainland China 10件,台湾省9件,美国5件,法国4件,英国和日本各1件,仅台北故宫就有7件。
《清明上河图》重要展览
2005年10月10日,《清明上河图》首次以完整的状态开放。此时,正值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画卷在颜夕宫全面展开。第一个离开大陆的展览是在2007年6月28日。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中央政府特别批准《清明上河图》在香港艺术馆展出,首次出国展览时间为2012年1月2日至1月24日,主要是为迎接中日邦交正常化。